2018年4月13日星期五

何謂「風險管理」?

投資涉及風險。
但投資者需要做的,不是害怕風險而不投資,
而是在行動前做好「風險管理」

做風險管理不需要修讀BSc in Risk Management,
最簡單連中學生也識做的方法,就是「低估你的回報、高估你的風險」。
例如,假設我預計騰訊2年內可以 達$600(變相年回報22.5%),但我就預留3年時間去期待他增長到$600 (變相年回報15%)。
這就是「低估回報」。

另外,假設我預計騰訊股價因著調整、跌市會跌至$340水平,但企業優質度不變(很重要!),我便做好準備,即使股價跌至$280水平,也有相應策略應對。
這就是「高估風險」。

如此一來,就有較大的安全邊際去應對短線股價波動的風險。
愈抗拒風險(Risk Adverse)的人,就可以設立愈大的安全邊際。
這樣,哪怕是像筆者般Risk Adverse的投資者,也不用單單買平穩收息的公用股(如中電)。
只要做好較大的風險管理、有足夠安全邊際,再保守的投資者也可以在Portfolio中加入如騰訊般的潛力增長股!

「股價長遠會回歸應有價值」,所以只要選擇優質企業、做好風險管理、持有作長線投資,終有一天能收成!

祝各位早日財務自由!


2018年4月5日星期四

業績月後, 2018年Q1 回顧

3月是業績月, 很多企業都會公布其2017年業績。 讓筆者也在業績月後回顧一下2018首季本人投資組合上的變化、投資動作。
圖一: 2018年Q1 (按3月29日股價)

圖二: 2017年回顧 (作比較用途)

總覽及分析
2018年Q1的回報為 "-5.45%", 主因可訴諸三個:
1) 投資者在公布業績後, 沽出獲利;
2) 受美國加息影響, 債息率上升, 成為股票的一個alternative, 部份資金撤離股市;
3) 中美貿易戰, 令投資者恐懼情緒升溫, 股市出現動盪。
其中, (1) & (2) 並非負面因素, 經濟仍然向好, 甚至有利股市調整, 製造買入時機。

至於(3), 貿易造成的負面影響有二:
a) 投資者陷入恐慌, 令資金在短時間內大量撤離, 引發小股災。這是情緒所致的調整, 而非經濟差所致, 所以長線而言是買入時機。
b) 如果貿易戰真的開打, 雙方實行大量貨品重稅, 會負面影響環球經濟。這就有機會陷入真股災。但貿易戰對一些企業的優質度無太大影響 (如0700.HK 騰訊), 製造買入時機。

整體而言, 不論是「短線製造買入時機撈底」, 還是「有機會陷入真股災」, 兩者都需要資金「防守」。筆者的防守儲備正正是一堆公用股和REIT。這解釋了筆者在2018 Q1中Portfolio為何出現以下調整!

中電(0002.HK)
中電2017純利增12%, 正面。相信會在$79~$80左右企穩, , 有機會達$84~$86高位。加上股息預期有7%左右回報。
惟筆者的Portfolio漸由「保守」轉為「進取」, 亦需要忍痛沽出中電以取得資金為騰訊撈底 (換貨)。
筆者分別在$79.8, $77.15, $79.9 沽出, 回報分別為8.4%, 4.8%, 8.5%。
現價$79.9, 平均買入價 $73.63。持貨百分比由22.05%降至4.05%。
(註: 筆者沒有放棄中電, 每月仍然以小額月供買入。)

領展(0823.HK)
領展是筆者愛股, 回報也佳。惟情況與中電類似, 在中電沽無可沽的情況下, 只可忍痛沽出領展以取得資金
筆者分別在$66.3及$66.95賣出 (極傷心!), 回報分別為5.35%及6.1%。
現價$67, 平均買入價$63.08。持貨百分比由42.28%降至31.88%。
筆者認為領展現價便宜, 可長線持有, 中線目標價(2019年)約 $74 - $76。加上股息預期有15%左右的回報。
(註: 筆者沒有放棄領展, 每月仍繼續月供。)

港燈 (2638.HK)
港燈與中電類似, 沽出以取得資金。
筆者在$7.43沽出, 平均買入價為$6.83, 持貨一年連股息14.57%回報。
持貨百分比由6.29%降至0% (清倉)。
由於港燈無法月供, 未來若資金充裕, 在港燈回落至 $7.1水平時, 會考慮再買入持有。

閱文 (0772.HK)
閱文2017年業績純利升14倍, 非常正面。惟估值可能過高, 預計2-3年後才較能反映回報。
現價$72.6, 平均買入價$82.64, 持貨7.39%。 目標價中線 $85, 長線$100 (2021年業績後)。

騰訊 (0700.HK)
騰訊成為了筆者的至愛之選。騰訊是筆者在目前港股中最看好的增長潛力股, 因為其回報可觀、增長即使放緩仍有極大潛力、業務愈來愈穩固 (變相風險降低)。筆者覺得騰訊的本質甚至漸漸成為國企般, 深入民心、難以動搖。
2017年業績純利升70%, 而且其業務愈來愈多元化, 涉及遊戲、音樂影片、線上支付、大數據、雲服務、人工智能等。同時, 騰訊自身也是一間投資公司, 會投資不同業務作長線部署。騰訊現時的業務已深入國內市民的生活, 其龍頭地位亦難以動搖, 最大隱憂是中國政策及IT Security
筆者忍痛沽出中電、領展、港燈, 分別在 $463.2 (錯手)、$423、$444.8、$415買入。
目前持貨百分比由21.37% 至41.72%。現價$409.6, 平均買入價為$413.97。
中線目標價為$500, 長線(2-3年內)看好$600。

另外, 騰訊短線內有兩個利好因素:
1) 4月份美國科技股公布業績, 如業績好可帶動香港科技股有上升動力
2) 騰訊在5月尾左右會公布2018Q1 的業績, 如業績好也可帶動。

騰訊的短線策略如下:
升市時: 因為騰訊在Portfolio中佔的比重過數, 筆者會在$500左右 獲利沽售小部份, 再將資金以月供形式購入公用股、領展、盈富、騰訊, 以達致平均成本法; 或是將資金儲起, 在股市調整時再買入更多騰訊股份;
跌市時: 筆者會繼續在合理價格放售公用股、REIT去撈底, 每跌10%分段入市。例如在$415入一手, 跌至$380再入, $340再入, $310再入, $280再入....因為筆者仍確信騰訊是優質企業, 有長線投資價值。

其他
除以上股票外, 筆者也在這一季做了一些操作。
1) 利基 (0240.HK)
亦即Buildking, 為工程行業所熟悉。在得知中標50億工程及在朋友推介下小注。
2017業績純利增長22.4%, 正面。1月份以$0.58買入, 剛剛股票波動以$0.68賣出, 回報14.5%。

2) 先健科技 (1302.HK)
為里昂挑戰的倍升股之一, 業務為醫療器械。2017業績純利增長12.2%, 具潛力。
本想中長線投資, 但及後因為貿易戰需要現金防守, 所以先獲利回吐。
2月以$1.92小注買入, 3月尾業績前以$2.41賣出, 回報23.6%。

3) 吉利汽車 (0175.HK)
2017業績純利升108%。在業績後受投資者獲利沽售、同業比亞迪純利跌、貿易戰憂慮影響,
故買入作長線投資, 現價$22.6, 平均買入價$23.2, 持貨5.75%。目標價 $30。

4) 東陽光藥 (1558.HK)
2017業績純利升70%。業務為特敏福及研製新藥, 在朋友推介下小注買入作中長線投資。
現價$36.15, 平均買入價為$44.05。暫無目標價。

5) 長城汽車 (2333.HK)
這算是筆者的錯誤決定, 想著墨多一點。基於長汽與BMW合資開發電動車Mini, 所以有投資潛力, 筆者以小注在$9.41買入。當時市盈率為6倍左右, 預計與BMW的合作能令長汽的市盈率達8-10倍, 換算合理估值$12 - $15。
然而, 長汽其後公布2017業績, 純利倒退52%。變相$9已達13~14倍市盈率, 遠超筆者預期。
預計中線會降回市盈率6-8倍的水平, 即約 $5。投資潛力仍在, 但估值過數得不償失。
按股神巴菲特價值投資沽售策略,  當企業優質度不再, 或得知自己下了錯誤投資決定時, 應盡快沽售。
因此, 筆者在業績公布翌日開市立即沽售, 以$8.23賣出, 虧損了13.82%, 蝕了$1,300。
一如筆者所料, 因估值過高, 在此後股價一直下跌, 最近跌至$7.75。相信中線會進一步下跌至 $5 - $6,直至有盈利預喜消息。

月供股票
筆者雖然會在低價時一手手買入, 亦會在適當獲利、或換貨時沽出股票, 但一直不會中斷月供股票。
每個月筆者以儲錢的方式月供累積資本, 目的是將不斷貶值的現金, 換位不斷增值的優質資產。
因著月供股票, 即使筆者暫時賣出中電、領展等, 仍然會漸漸買進股份。
目前月供名單如下:
1. 中電(0002.HK) $500
2. 中華煤氣 (0003.HK) $1,000
3. 港鐵公司 (0066.HK) $1,000
4. 領展房產 (0823.HK) $1,000
5. 騰訊 (0700.HK) $3,000
6, 盈富基金 (2800.HK) $1,000

目標資產分布
筆者中長線有以下資產分布目標:
1. 後防 - 公用股 (E.g. 中電, 煤氣, 港鐵, 港燈) .................10% (接近達標)
2. REIT (E.g. 領展)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30% (達標)
3. 中鋒 - 大市 (E.g. 盈富基金)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0% (遠遠未達標)
4. 前鋒 - 潛力增長股 (E.g. 騰訊, 吉利, etc.) ......................30% (超標)

策略是年輕時先增值, 年老後現金流為主。

內容有點多, 今天就先寫到這裡, 2018 Q2 再分享一下!

(註: 有朋友誤以為筆者的工作與金融相關, 其實筆者是做工程行業。
投資理財是筆者的興趣、Passion, 同時也是人生理財策劃的一個重要部份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