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執筆之時2021年4月1日, 筆者的持倉如下:
截至2021年3月31日,筆者年初至今的回報為 +0.79% (與上圖有偏差,是因為今日股市大升,單日帶動組合約4%的回報),同期恒指+4.87%、標普500 +6.45%、納指+3.10%。
由2020年3月2日射倉IB至今,組合回報+42.02%,同期恒指+12.49%、標普500 +34.48%、納指+56.08%。
1. 阿里巴巴 (9988.HK/BABA)
仍然是最大持倉,未有減持,但也不會增持,正等待價值回歸。價值回歸後 (約$300-$350) 會考慮逐步減持至 20%左右持倉。
2. 騰訊 (0700.HK)
目前最主要的增持對象, 詳情已在之前的文章提及。
3. 京東 (9618.HK)
筆者曾在JD股價$88.16減持部份以降低組合槓桿比例,但仍是組合第五大持倉。之後亦有將手上的JD.US 轉為9618.HK (同日一賣一買)。雖然港股的手續費較昂貴,而且必須一整手買賣,但為了避免將來萬一美股退市,被逼付上昂貴手續費才能轉為港股,所以筆者早一步先轉換為港股,這也能減輕筆者在中概股退市的隱憂。
4. Facebook (FB)
筆者曾在$294.26減持部份以降低組合槓桿比例。雖然現時股價回升不少, 但預測P/E仍然不足30倍, 估值為FAAMG中最低, 所以仍是第四大持倉。
5. 台積電 (TSM)
筆者曾在$116.94減持部份以降低組合槓桿比例。現時仍是組合第六大持倉。
6. Google (GOOGL)
筆者曾在$2065.29及$2028.11減持部份以降低組合槓桿比例。由於估值在FAAMG中仍然偏低,所以持倉比例比起Apple Amazon Microsoft高,但低於Facebook。
7. 比亞迪 (1211.HK)
筆者曾在$170.2減持部份以降低組合槓桿比例。
8. Tesla (TSLA)
筆者分別在$742.21及$589.45小量增持TSLA。
9. Apple (AAPL)
筆者曾在$120.17及$118.98減持小部份Apple以降低組合槓桿比例。
10. 必瘦站 (1830.HK)
筆者曾在$3.93及$4.9減持部份以降低組合槓桿比例。
11. KO、VOO、QQQ
筆者在$50.13、$347及$304.9清倉了KO、VOO及QQQ以降低組合槓桿比例。
12. 小米 (1810.HK)
筆者在$22.9首次建倉了小米。
13. Sea Limited (SE)
筆者在$234.6首次建倉了SE,並在$210小注增持。筆者目的是佈局1%資金在東南亞市場電商行業。這方面沒有進行過估值。
14. Coupong (CPNG)
筆者在$51.29首次建倉了CPNG, 目的同樣是佈局1%資金在韓國市場電商行業。這方面沒有進行過估值。
槓桿水平
目前組合槓桿水平為1.15,以1.56%利息借入美元。組合下跌63%才會被斬倉,而筆者的銀行戶口有備用資金 (作緊急開支用途) 應對斬倉風險。
免責聲明:以上純粹筆者個人操作,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。